| 年份 | 2017 |
| 模式名称 | 内蒙古退化沙地生态系统持续恢复与资源有效利用技术 |
| 模式类别 | 生态恢复 |
| 简要描述 | 由于奈曼旗中西部密集型流动沙丘生境条件恶劣,造林苗木成活困难,研发集成2项技术体系,具体如下:“难治理流动沙丘区植被稳定建植的技术体系”和“沙地高效用水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”,其中包括7项关键技术,具体为:“沙地乡土乔灌木定向灌溉造林技术”、“膨润土减渗沙地造林技术”、“耐沙埋植物筛选及空间配置固沙技术”、“有机混合物诱导沙地风蚀裸斑土壤结皮快速生成技术”、“乡土灌草+营养保水黏合喷播快速固沙技术”、“间隔式灌木平茬复壮技术”、“适宜固沙灌木选择及优化配置模式”。通过各项技术的应用实施,大大提高了目标区域的植被总盖度,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近3900万元。 |
| 推广效果 | 2009-2016年期间,应用“沙地乡土乔灌木定向灌溉造林技术”累积营造杨树防风固沙林约12余万亩;应用“膨润土减渗沙地造林技术”营造樟子松防风固沙林约1.5万余亩;应用“耐沙埋植物筛选及空间配置固沙技术”,通过飞播和人工种植等方式实施流动沙丘固沙植被建设约8万余亩。应用“有机混合物诱导沙地风蚀裸斑土壤结皮快速生成技术”修复半固定沙丘裸露创面约1500亩;应用“乡土灌草+营养保水黏合喷播快速固沙技术”建植固沙植被约2000亩;应用“间隔式灌木平茬复壮技术”更新小叶锦鸡儿和差不嘎蒿灌木林约4.25万亩;应用“适宜固沙灌木选择及优化配置模式”营造锦鸡儿、差不嘎蒿、黄柳复合灌木林地约2.9万余亩。通过各项技术的应用实施,目标区域植被总盖度平均提高了约15-25%,造林成活率达90%以上,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近3900万元。期间举办相关技术培训班,培训人数约1400余人次。 |
| 联系方式 | 李玉霖,13919405576,liyl@lzb.ac.cn |
| 附件 | 2017/NMD/效益证明.pdf |
| 最后更新日期 | 2018-04-04 |